青海大学六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近日,教育部评选出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青海省获批的全部六门课程均来自我校。其中由张磊、武永亮、王永宏、常美玲、刘君教师团队负责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入选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由梁玉金老师负责的《丝路南线民间文学》入选线上一流课程,由刘晓平、孙立霞、石鹏娟、张涵教师团队负责的《计量经济学》入选线下一流课程,由张强、张海峰、唐岩、沈媛平教师团队负责的《电路原理》,马山刚、梁斌、韩一德教师负责的《电工电子学I》以及由任洋甫、魏绍蓉、王瑞、姚河花、崔亚超教师团队负责的《大学计算机》共三门课程入选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教程。
教育部于2019年10月正式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计划用三年时间,建成万门国家级和万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此次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经过了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申报推荐,教育部网络评审和会议评审,共有3560门课程入选,其中线上一流课程有717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有327门、线下一流课程有1464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有868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184门。
此次我校六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的入选,既是对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课程建设工作的肯定,也是对我校教师的极大激励和鼓舞。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会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不断以本为本,加强本科教育教学,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持续深化巩固我校教育教学成果,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
近年来,校党委、行政积极为学报编辑部搭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发展平台,我校学术期刊进入历史最好发展时期。
10月9日,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青海大学学报》影响因子大幅增长,影响力指数(CI)位列全国第70名(70/280),是学报取得的历史最好成绩;10月16日,“中国高校医学系列期刊”品牌联盟成立,我校《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编辑部和《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编辑部等单位作为全国创始单位、编辑部负责人作为品牌Logo全国17位主创人员之一出席成立大会,中国期刊协会副会长、原中宣部传媒监管局局长李军,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铁民颁授《授权证书》。
上述成绩的取得是我校积极贯彻党委“要办好自己的学报”指示精神取得的最新成果。近年来,学校高度关注学报,校党委、行政依此研究部署学报发展工作,顶层设计超前、精准,建立的《青海大学学术期刊政治审读制度》为国内率先开展的一项工作,作为典型经验在中宣部出版局调研时做汇报;与此同时,学校给予了学报特殊关怀和安排,出台了给予学报“核心”待遇等有关支持政策。
备受鼓舞的学报一班人登高望远、感恩奋进,积极克服人员断层等困难,以“省内拔头筹,国内有地位,国际有影响”为发展目标,秉持“使命而来,应运而生”发展理念在国内期刊界崭露头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