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9373860960(佳诚)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首页 >> 学院资料 >> 福建学校毕业证样本
北华大学毕业证样本
发布时间:2020-09-06 浏览:

北华大学实验实训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顺利开工

 北华大学 拷贝.jpg

 

9月6日上午7时9分许,我校实验实训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工地彩旗招展,人头攒动。校领导李岩峰、任玉珊、詹丽萍、杜培革、项德明、姚文学、时君友,学校相关处室、拟入驻学院负责人,项目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项目勘察单位、招标代理机构、造价单位、造价跟踪单位、检测单位负责同志共同出席了项目开工仪式。仪式由我校实验实训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部总指挥副校长姚文学主持。

校长任玉珊代表学校宣布实验实训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正式开工并对项目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提出要求

伴随着喜庆的音乐,与会领导共同为学校实验实训和创新中心大楼培上第一锹土,标志着该项目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下一步,项目部将依照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要求,倒排工期,抓紧推进项目施工。全体项目部同志将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最顽强的作风投入到项目建设中去,确保项目保质保量如期竣工。

我校于2016年4月,在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成功申报入列“十三五”高校基础能力建设(二期)规划项目建设高校,获批实验实训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我校东校区预留用地内,建筑面积31340平方米,地上6层,预算造价1.23亿元,项目建设期为2年(2020-2021)。此外,项目绿化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1582.27平方米。

该项目平面布局呈“回”字形,形成合围空间,以短廊的形式将建筑体块连接,形成完整的内庭院景观,在有限的用地条件下,创造丰富的景观环境,提升师生的生活品质。楼内主要设置有创新实训中心、计算机实验室、综合创新研究室、经济管理学院实验室、护理学院实验室、药学院实验室、理学院实验室等7个功能区域。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我校实验实训和创新教育硬件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提升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创新实践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今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纪念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退役军人事务部于9月2日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体名录,我校校史人物姬兴周入选。至此,我校入选全国著名抗日英烈名录的校史人物已达6位。

此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于2014年8月、2015年8月分别公布了第一批、第二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我校校史人物宋铁岩、曹国安、姚新一、张耕野、胡乃超名列其中。

这6位校史人物均曾就读于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北华大学合并组建前原四校之一吉林师范学院的前身),是我校早期校友的杰出代表。在抗日战场中,他们表现出坚定的信仰信念、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伟大的牺牲精神。

曹国安(1900—1936),原名于德峻,曾用名于学韬,吉林永吉人。1922年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25年8月考入山东军政大学,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军南满游击总队迫击炮大队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三团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二师师长兼政治委员。1936年12月在临江县七道沟抗击日伪军战斗中壮烈牺牲。

宋铁岩(1909—1937),原名孙肃先,字晓天,吉林永吉人。1925年秋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31年春考入北平中国大学,其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1937年2月在本溪与敌人战斗中壮烈牺牲。

张耕野(1901—1938),原名张宗儒,吉林双城人(现属黑龙江)。1924年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初中教员理科班,毕业后到佳木斯从事革命工作,历任中学教师、中学党支部书记、区委书记、中共佳木斯市委组织部长。1938年10月,在为抗联部队筹集给养途中遭日军袭击,壮烈牺牲。

姚新一(1907—1939),原名唐吉昆,曾用名唐九英、字瑶圃,吉林永吉人。1925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初中教员文科专修班,1929年考入北平弘达学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在依兰县创建第一个党支部,历任依兰县首届区委书记和县委书记、吉东省委任秘书长、省委机关《救国时报》和《前哨》编委主任和主笔。1939年2月在牡丹江与日伪作战中壮烈牺牲。

胡乃超(1912—1944),原名李树馨,又名李铁英,吉林德惠人。1930年由长春自强中学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2月加入青年团,3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10月到北平东北大学读书。1937年转入东北军,后任人民自卫军纠察队长、特务团长,八路军第三纵队27大队大队长,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一分区第21团副团长、团长,冀鲁豫军区第九分区参谋长。1944年5月,在与敌人交战中受伤感染,壮烈牺牲。

姬兴周(1909—1942),原名姬兴国、纪守先,曾用名李宏义、李晋延、李一飞、崔惠民、李包子、李益民、鲁包特、瓦尼亚、王益民、李景春、张守义、李惠民等,吉林伊通人。1928年考入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九一八”事变后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赴苏联参加情报工作学习班,回国后参加“国际对日谋略纵火团”,并担任在华总负责人,数十次破坏日军重要军事设施,被誉为“抗日火神”。1940年8月被日本关东州厅警察部逮捕,1942年12月英勇就义。

Copyright ©2010-2020    给力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