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专家接受央视专访建言防洪减灾
“防汛救灾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国家安全。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也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防汛救灾工作十分重要。”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分析了当前防汛形势,并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具体部署。
针对7月17日形成的“长江2020年第2号洪水”对于长江流域的汛情影响,央视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建云,内容在央视一套“晚间新闻”播出,全文如下:
央视记者:今天长江2号洪水已经形成,并且正在通过三峡大坝水库,那么我们很想知道2号洪水对三峡水库会带来一个什么样的影响?
张建云:洪水正在通过三峡,预计今天晚上将可能达到洪峰,实际上对三峡本身的影响我觉得是没有什么影响,因为三峡水库它的总库容是450亿(立方米),它的防洪库容是221亿(立方米),那么目前今天下午两点的水位是157.54米,那么它上面还有大约150亿方的防洪库容是空着的,还可以用来拦蓄洪水,因此我认为对三峡水库不会带来什么很特殊的影响。
央视记者:那么接下来哪些地区的防汛形势会比较严峻?我们在防汛抗洪的过程中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张建云:因为1号洪峰还是一个缓退的过程,那么我们长江中下游的水位整体是偏高的。那么我个人认为现在防汛比较紧张、危险的地区,仍然是两湖地区,鄱阳湖、洞庭湖和一些支流。第1号洪峰在两湖地区形成了有10个站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这些地区还是由于长江洪水的顶托和区间的降雨,形势可能会进一步的加剧。此外,在一些支流比如说像江苏的秦淮河和安徽的巢湖水系现在水位都是高的,超过或者接近历史最高水位,会超过保证水位,这些防洪形势比较严峻,要予以高度的重视。但是整体来讲,由于长江中下游干流长时间在高水位浸泡,我们干流的堤防安全问题要给予高度重视,要应用一些先进的工具设备,比如说我们的探地雷达,通过电导率来分析它的渗流等等,还有一些全天候的无人机的监测,来加强巡堤,就是及时地发现险情和及时抢护。
河海大学是一所拥有百余年办学历史,以水利为特色,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实施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一流学科建设以及设立研究生院的高校。一百多年来,学校在治水兴邦的奋斗历程中发展壮大,被誉为“水利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水利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学校在南京市、常州市设有西康路校区、江宁校区和常州校区,占地面积2462亩。
河海大学,源于1915年由近代著名教育家、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河海工程专门学校,是中国第一所培养水利人才的高等学府,开创了中国水利高等教育的先河。张闻天、沈泽民等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河海求学,并从这里走上革命道路。1924年与东南大学工科合并成立河海工科大学,1927年并入第四中山大学,后更名为中央大学、南京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水利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水利系科以及华东水利专科学校组建华东水利学院,钱正英为首任院长。1960年,学校被中共中央认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85年恢复传统校名“河海大学”,邓小平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
河海大学设有水文水资源学院、水利水电学院、港口海岸与近海工程学院、土木与交通学院、环境学院、能源与电气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学院、力学与材料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工程学院、海洋学院、理学院、商学院、企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体育系等专业院系和大禹学院(拔尖人才培养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截止2019年9月底,各类学历教育在校学生51025名,其中研究生17760名,普通本科生19849名,成人教育学生12042名,留学生1374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