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领导班子开展“千堂党课进支部”疫情防控专题微党课活动
近日,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教育部党组关于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高校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师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我省各高校开展“千堂党课进支部”活动,我院领导班子成员积极带头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所在支部和对接支部开展了一次疫情防控专题微党课活动,坚持做到领导干部送学到基层的常态化。
康忠宝书记在党课中重点讲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全国的防疫战争,有力彰显了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二是学院的防疫工作,有效形成了党委领导、干部带头、群防群治的强大合力。三是常态化防疫形势,必须统筹兼顾打好返校复课攻坚战。康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积极战疫,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积极向好。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有信心也有能力战胜疫情,保护好全校师生的生命健康安全,实现疫情防控和教育发展两不误、双胜利!
王志强院长在党课中重点为大家讲解了人类百年战“疫”的概况,阐释了近百年流行性传染病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产生原因、历史教训和战“疫”的成功经验等,讲解了加强自身防护的有效办法,如上班、居家生活、居家运动时应注意什么,提示大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王院长指出,要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流行性传染病历来与人类文明并行,新冠病毒会长期存在。我们要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执行学院疫情防控指挥部布置要求,慎终如始,绝不松懈,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役。
刘树海副院长在党课中讲到,目前全国上下正在全力抗击疫情,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学生工作党支部全体党员,要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蒋双庆书记作了《打铁还需自身硬,担当更需本领强》的专题党课,蒋书记在党课中讲到,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全党要树起严格自律的标杆,这是党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党的历史重任的必然要求。
许洪军副院长在党课中为大家详细讲解了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方法,一是返岗后工作区域防护知识,二是新型冠状病毒相关知识解读,三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许院长指出,病毒仍在肆虐,战斗仍在进行,全国仍在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强力领导、统筹调度,不敢有丝毫麻痹松劲。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保障下,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崔海涛主席在党课中重点讲了什么是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要做到“四个合格”,即政治要合格,执行纪律要合格,品德要合格,发挥作用要合格;还要做到“四个带头”,即带头讲政治,带头讲纪律,带头讲担当,带头讲奉献。崔主席还讲了下一步学校党建工作的要求,一是严格落实上级党组织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对支部工作的部署和要求,二是要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坚持问题导向抓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
在疫情防控专题微党课中,我院领导班子成员充分运用创新理论、权威数据、鲜活事例、生动话语,向广大党员干部讲明了党中央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统一领导疫情防控的制度优势,讲明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在疫情防控斗争中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事迹,讲明了中国助力全球抗疫、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
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创建于1949年, 前身为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学校,是新中国最早创建的专门培养农业机械化和经济管理人才的专业学校。2001年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晋升为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委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06年荣获全国高职高专评估优秀院校,2009年荣获黑龙江百姓口碑最佳单位,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3年被授予“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连续5次被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标兵,有多项建设成果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成果展。教育部原部长周济、副部长王湛、鲁昕等领导相继莅临学院检查指导工作,对学院发展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爱心与责任并重的育人主理念。学院始终坚持规模与效益协调发展,凝炼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的办学理念,构建了“科学定位、协调发展、内涵提升、特色育人”的内涵发展模式。确立了“培养有社会责任感、有技能的人”的育人目标,创新了“走双主体培养之路,育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农为本,工农结合、以工促农、农兴工旺”的办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