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9373860960(佳诚)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首页  >>  学院资料  >>  天津学校毕业证样本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毕业证样本
发布时间:2020-11-20 浏览:

“2060碳中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机遇与挑战”会议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召开

 中国石油徐斌毕业证书 拷贝.jpg

 

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有力的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近日,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环境学会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非常规油气科学技术研究院、科学技术处、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以及北京市温室气体封存与石油开采利用实验室联合承办,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提高采收率国家重点实验室、石油石化污染物控制与处置国家重点实验室协办的“2060碳中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机遇与挑战”会议在中石大召开。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司综合处处长丁辉,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心副主任马爱民,中国华能集团科技部主任许世森,中国石油安全质量安全环保部副总经理周爱国,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何建坤,科学技术部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社会事业处副处长张贤,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中心规划部主任柴麒敏,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政,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专委会秘书长张九天,中石大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根生,以及来自中国石油、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等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代表,加拿大CCUS知识中心、日本RITA、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国际能源署(IEA)等国际机构和能源公司代表等200余人参会。

开幕式上,李根生对参会的各位领导和专家表示感谢。他表示,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严峻挑战,是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共性问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我国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也预示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中石大将积极响应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发挥在CCUS领域的成果优势、学科优势与特色,按照“搭建大平台、承担大项目、凝聚大团队、取得大成果、做出大贡献”的思路,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科研水平,共同推进我国CCUS技术发展,为国家绿色低碳发展作出贡献。

丁辉表示,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国际公认的大规模直接减排技术,是国家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在2060碳中和的目标导向下,国家将进一步加强碳CCUS政策顶层设计,规范CCUS相关行业技术标准,不断加大对CCUS技术研发和储备,鼓励和支持CCUS大型项目的建设和示范推广,广泛开展CCUS领域的国际交流和务实合作,推进绿色金融与CCUS结合以及CCUS商业化部署。油气行业是国家重要的减排行业之一,结合自身发展特点,与电力、钢铁、水泥、玻璃、陶瓷、化工等行业相结合,有助于推进2035国家达峰目标和2060碳中和愿景的实现。

马爱民对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进行了分析和解读,表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需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需要近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相结合、政策与技术共同推动。在政策激励的同时,加强低碳发展的关键技术、前沿技术创新,扩大低碳技术应用,是实现长期目标的关键。“十四五”时期将是中国加快气候行动的关键期,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气候政策部署刻不容缓。他指出,在中国煤炭为主体的能源结构背景下,CCUS是中国碳减排的重要技术,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目前CCUS技术已经开展相关的研发和示范,但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仍面临政策、技术、机制等多方面的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同推动。

何建坤表示,中国要实现2030年碳达峰目标和2060年碳中和的愿景,任务紧迫、挑战严峻。实现碳中和目标将倒逼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引领世界经济技术变革潮流。CCUS技术是大规模直接减排技术,在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下,只有大规模部署CCUS,才能实现减排目标。

张九天表示,实现2060碳中和目标对于当前的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仍然具有挑战性。碳达峰和碳中和对我国的经济产业、能源体系和科学基础的要求截然不同,实现碳达峰需要调整现有发展路径,而碳中和则需要经济和能源系统的重构。

大会报告分为“中国碳中和目标与CCUS策略““中国CCUS发展路线图”“典型行业CCUS发展途径”“国际CCUS现状与发展趋势“四个主题。柴麒敏、许世森、张贤、李政,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所李小春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高林研究员、华北电力大学林千果教授、中国国能集团研究院姜大霖研究员、加拿大CCUS国际知识中心前总裁墨镍、日本地球环境产业技术机构(RITE)首席研究员薛自求分别作了题为“中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愿景及 CCUS 技术发展展望”“碳中和目标与应对策略分析”“中国CCUS技术路线图研究”“《巴黎协定》下我国电力部门脱碳路径研究”“中国CCUS技术评估”“亚洲开发银行中国 CCUS 路线图的回顾和展望”“中国钢铁行业 CCUS 发展的思考”“中美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路径对比与合作前景”“在中国部署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国际观”“日本 CCUS 技术研发的现状及展望”等报告。

中石大彭勃教授和爱丁堡大学梁希教授在会上发布并介绍了《OGCI CCUS商业化白皮书(II)》。白皮书是受油气应对气候变化倡议组织(Oil and Gas Climate Innovation, OGCI)委托,由中石大和爱丁堡大学合作完成。该书评估了当前气候变化背景和油气行业发展背景下的中国发展CCUS的角色与重要性,分析了中国CCUS发展现状与挑战,对下一步推动中国CCUS的部署提出行动建议,并形成了中国CCUS商业化路线图。《OGCI CCUS商业化白皮书(I)》已由中石大完成。

参会代表一致表示,2060碳中和目标中的中国碳减排目标比《巴黎协议》确定的目标更高,自主贡献要求更大,CCUS作为直接碳减排技术的作用与贡献需要重新定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与碳排放没有脱钩的条件下,开展CCUS减排工作,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体现了大国的责任担当。在2060碳中和目标导向下,以化石能源结构为主的能源结构必然发生革命性变化,以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公司将随着能源结构的变化而被调整或替代。在能源结构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以及更高效能源体系转换的过程中,CCUS技术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油气行业是碳减排的重点行业之一,CCUS的发展与油气行业绿色转型高度一致。油气行业产业覆盖CCUS技术全链条,开展CCUS具有技术基础和产业优势。国际上重要油气公司以及中国油气公司对应对气候变化高度重视,可结合油气产业的特点,并与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行业紧密结合,开展绿色低碳的转型,开发新的产业。

中石大具有覆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全技术链的学科群,具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和系统的研究成果。通过本次会议研讨,中石大将更紧密地结合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国家CCUS发展趋势和要求,进一步发挥学校学科特色、国际影响、行业优势,加速CCUS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共同推动我国CCUS技术发展,为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作出贡献。

2020年第十二届王涛英才奖学金颁奖典礼在东北石油大学举行。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孙雨菲、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18级硕士研究生杨晟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胡东欧、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2018级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大卫,克拉玛依校区石油工程专业2018级本科生孟洋获第十二届“王涛英才奖学金”。中石大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韩尚峰,学生工作部负责人及获奖学生参加颁奖典礼。

第十一届王涛英才奖学金获奖者、中石大留学生哈森作为往届获奖学生代表在“梦之队”优秀学生代表报告会上作了题为“我要争做科摩罗的石油部长”的发言,分享了获奖后的学习体会及工作和生活感悟,表示将秉承“争雄、争气、争光”的精神,扎根石油行业,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自己的贡献。

“王涛英才奖学金”旨在激励中国石油工业未来的栋梁之才,培养更多德才兼备、具有“争雄、争气、争光”精神的创新型杰出人才。12年来,来自9所石油高校的166名优秀学生获得该奖学金。

孙雨菲,曾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三等奖、第二届“华教杯”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初赛全国二等奖及决赛全国优秀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S奖,获评学校科技创新先进个人、校级三好学生及优秀团员等。

杨晟颢,曾获评首都“先锋杯”优秀基层团干部、首都大中专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学校优秀学生党员、校级优秀学生干部,获北京市就业工作促进会主题征文二等奖等。参与完成团中央思政项目1项,独立完成横向课题1项、校级思政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

胡东欧,曾获评山西省三好学生、校级三好学生、学校优秀毕业生等,参加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能源局项目1项、中国石油集团及下属公司项目4项,发表SCI二区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篇。

大卫,曾获东方地球物理公司技术交流会一等奖、第六届“东方杯”全国大学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赛三等奖、中国政府优秀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博士研究生一等学业奖学金,获评学校优秀博士研究生、优秀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生等。

孟洋,曾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三等奖。担任SPE学生分会主席,组织并参与多场大型会议及赛事活动。

Copyright ©2010-2020    给力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