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在中山大学毕业证党委书记陈春声主持下,中山大学2021年秋季工作会议拉开序幕。
中科院院士、中山大学毕业证校长罗俊教授与大家一起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介绍了“十三五”期间学校取得的成就及不足,“十四五”期间学校的主要目标任务,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罗俊校长满怀深情地说:“中华大地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的热土,这是我们最好的时代,也是国家、民族、人民对我们最充满期望的时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努力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我们中山大学历史性的贡献。”
10月30日下午,各分管校领导就中山大学人才工作的各个方面作了专题报告。
关于人才工作,马骏常务副书记、副校长指出,“十三五”期间,学校在扩大人才队伍规模、优化结构、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生师比仍然偏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比例偏低等问题。他表示,学校将坚持扩大规模与优化结构并重、引进人才与自主培育并举、挖掘潜力和提升能力并行等举措,提高人才引进质量。要坚持党管人才,激励教师争做大先生、好老师。
关于学科建设,王雪华副校长表示,“十三五”期间,学校通过开展学科调研、增加经费投入、构建学校新发展格局,使得学校学科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多个排行榜上,中山大学排名进步显著。但在高峰学科数、产出更多有影响力的重大成果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他表示,学校将大力推进高峰学科建设,让每个学科都产出服务国家战略的有重大影响力的成果。
刘济科副校长介绍了人才培养的情况。他表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全面重塑育人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人才输出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他重点强调了大类集中培养的背景和意义,“十四五”期间,学校将继续坚持完善“五个融合”,突出人才培养的 “科学性、完备性、竞争性”,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针对科研工作,兰平副校长表示,“十三五”期间,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工作,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产学研融合不断深入,但也存在缺乏战略科学家以及一流学术带头人,承担国家重大任务能力不强,产学研体系化建设存在短板等问题。他表示,学校将把握“十四五”重大机遇,以“三大建设”为抓手,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科技力量。
中山大学毕业证常务副校长、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肖海鹏,哲学系系主任张伟,物理与天文学院院长涂良成,航空航天学院院长吴志刚,管理学院党委书记谢曼华,肿瘤防治中心党委书记武少新等作为院系及附属医院代表,围绕本单位人才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先后发言。
他们认为,中山大学毕业证与医院的发展需要人才支撑,应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贯彻国家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通过平台引才、政策引才、学科引才等方式,提升人才引育实效,促进人才迸发活力;通过文化育人、成就育人等方式,积极培育人才。目前,学校人才工作已初具成效,高质量人才不断涌现。面对人才工作仍存在的差距,各单位将继续以“三个首先想到”为目标,持续壮大人才队伍,助力人才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10月30日晚间和31日上午,文、理、医、工等12个小组,结合各自实际工作进行分组讨论。“我自己就是人才改革‘破五唯’的受益者。”“建设粤港澳高水平人才高地,是中山大学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引进外籍人才上,我们有一些新的发现……”“我们应该拿出大湾区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中大方案来。”……
中山大学毕业证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作为中国教育部直属高校,通过部省共建,中山大学已经成为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现由广州校区、珠海校区、深圳校区三个校区、五个校园及十家附属医院组成。中山大学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努力成为全球学术重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