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9373860960(佳诚)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首页 >> 学院资料 >> 山西学校毕业证样本
西安美术学院毕业证样本
发布时间:2020-12-25 浏览:

西安美术学院辅导员孙振凯荣获第五届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提名”荣誉称号

 西安美术学院2011 拷贝.jpg

 

为大力培养选树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先进榜样,推动全省高校辅导员潜心立德树人、全面提升素养。近日,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开展的第五届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优秀辅导员”推选展示结果揭晓,全省共评选表彰“十佳辅导员”10名、“十佳辅导员提名”20名,“优秀辅导员”89名。我院辅导员孙振凯荣获第五届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提名”荣誉称号。

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和“优秀辅导员”评选表彰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经各高校推荐、资格审核、专家遴选、结果公示等程序产生并通报表彰。近年来,我院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学院党委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辅导员队伍为目标,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积极搭建平台,全面促进我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提升辅导员队伍建设水平。党委学工部、相关职能部门和各院系通力协作、积极整合学生工作资源,凝练学生工作特色,创建学生工作品牌,在推动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此次陕西高校“十佳辅导员提名”荣誉称号的获得是对近年来我院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建设发展的肯定,同时也为我院学生工作队伍树立了先进典型和学习榜样。

近日,陕西省委教育工委对陕西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进行表彰,我院史论系陈安娜同学撰写的《心灵当在“别处”安栖》和油画系刘芝妤同学撰写的《走出来》分别获得第五届“阳光护航”心理育人宣传季陕西高校大学生“心相遇 爱同行——心理健康教育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比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在对“陕西教育系统疫情心理援助平台”志愿者进行表彰的通报中,我院韩晓剑、侯琪、王丽彬、徐弘、成哲、王睿青、韩璐等7名老师上岗服务,面向全省师生和人民群众开展疫情相关的心理援助热线和网络支持辅导工作,为我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心理保障工作,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在首届陕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赛中,我院荣获优秀组织奖,设计艺术学院辅导员韩璐荣获一等奖。

学院自2009年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以来,组织建设上,学院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院人才培养体系,成立了由主管院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负责研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规划和相关制度,统筹领导全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平台建设上,学院制定了《西安美术学院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案》,于2018年加入陕西省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研究会,并成为艺术实践专委会的主阵地,结合专业特色,探索艺术疗愈育人模式,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队伍建设上,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了一支稳定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队伍,同时注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及学生骨干队伍培养。

此次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受到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的表彰及省内同行的肯定,既是对我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鼓励,又是对心理育人工作取得新成绩的鞭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继续探索艺术心理育人模式,形成心理健康工作全员参与的环境育人效果。

我记得夏目漱石说过“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总之,人世难居。愈是难居,愈想迁移到安然的地方。当觉悟到无论走到何处都是同样难居时,便产生诗,产生画。”活到20岁,即及“加冠之年”的我,囿于人生经历有限,虽然没有办法完全理解,但也会在心里悄悄附和,“可不是吗?”追求在,矛盾便无处不在,矛盾在,人便希求安然之地。然而,当被矛盾所制造的困顿逼得退无可退时,哪怕是诗酒田园,安然之地也变得难以寻觅。而最终,诗语,画语的生成也无非是心语的外化。就像我们小的时候被考烂的诗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安然不在于“形远”,而在于“心逸”,心灵当在“别处”安栖。

以上的道理如果只有深刻而没有依附,没有凝结成长与时光的长度就会显得浅浮。

打开过往。高中,自卑是魔咒,使心灵无处可栖。高中时候的我就像带刺的花,(可惜不是漂亮的玫瑰)敏感,自尊心强,总是特立独行。明明很爱和小伙伴玩耍,偏偏打不开心扉,明明很想好好学习,偏偏成绩与手机不善待我。因为中考成绩比较好,我被顺其自然地分到重点班,又因为无法自律,顺其自然的成为班上的吊车尾,每一次的成绩,每一次公之于私,又心照不宣的成绩都在一次次打击我的自信心。

令我难以释怀的是,盛夏酷热难当的无声自习室内,每一个人面前都堆着厚厚的纸张,单词本,各种教材,辅导书。密密麻麻的字迹,红色的批改,黑色的重做,以及藏在课桌下闷闷的网格双层长裤,在被厚厚的刘海发梢遮挡住的眼中斑驳目眩。在我为下一道计算题绞劲脑汁“众里寻他千百度”时,头上轻轻响起“蠢,你做错了”,我的同桌早早完成了作业,正趴在课桌上透过厚厚的眼镜打量提纲以及不会做的我。现在想想莫名觉得好笑,但当时唯一的想法是“原来,这个世界上,人和人之间是有先天差距的。是你努力算一千遍都无法填补掉的‘智商盆地’”整整一个学年,我和我的同桌成为被老师默许的帮扶对象,只有我觉得在善意的外壳下,是由一遍遍的“蠢”,“笨”构成的害人无形的魔咒。

外在的不断否定终将形成深根于心的自卑,迫使自我迷途,心灵无处可栖。第一次进行心理咨询,是拜访学校的心理咨询室。暖黄的灯光,打扮得温馨的粉色沙发,可惜我哭得太用力,鼻涕流的太多,压根没有听清老师在说什么。那个时候的心智独属于那个年纪,长期的自卑自责压抑在心底,涌出来的是泪水,却拒绝寻找出路,自以为是的觉得自己“情况特殊,处方不在。”

20岁,正视自卑,找到自我,为心灵寻找安栖之地。20岁终于逃离高中,才发现,矛盾仍然没有消失。只是核心不再是考试成绩,而是如何练就本领,如何在未来“体面地”生活,如何提高处理生活,事务的能力以应对未来步入社会后的复杂境况。何况在这个越来越无法忍受慢的时代,在倒逼人成长的同时,也带给人莫大的压力。

大学的第一个暑假,小学寄宿的老师成为我的第二个“心理咨询老师”,那天我们一如既往的一起吃饭,聊家常,午后趁风和不燥爬山聊天。尽管只是漫无目的地聊天,奇怪的是,头脑里那些莫须有的想法,压力,以及中学时留下的自卑似乎都被温温的话语泡开。傍晚回家的时候的时候,老师居然特别郑重地递给我亲笔写的卡片。内里静静躺着两行字“把自己的身子交给他人的眼光去评判,这正是产生不安和怀疑的根源。——米兰·昆德拉”。一直无时无刻困扰我的不正是他人对我的评价?是“他人”浇灌出我自卑的藤曼,也是他人诱惑着我丢掉心灵的安栖之地。

心灵当在“别处”安栖。时光向我证明,无论身处高中还是异地大学,矛盾总是顽固地围绕着我的生活,唯一能做的是找出矛盾深处症结所在。努力战胜内心脆弱的自己,不让外界嘈杂的声音占据“心灵的高地”。当自觉不适时,勇敢地伸出求助的手,让身边的朋友老师,乃至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拉自己一把。每个人的心灵都并非无处可栖,也并非唯一处可栖。心灵可以为心灵自身寻找到一个安然的“别处”。

 


 

Copyright ©2010-2020    给力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