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成立于2005年1月,现有教职工98人,其中院士2人(兼职)、正高16人、副高34人、博士43人,拥有省级教学团队1个,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1个,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2000余人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介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始建于2004年,前身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科专业。2010年被教育部遴选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20年入选教育部“双万计划”成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本专业所依托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校级重点学科,下属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在相关学科领域建有浙江省“院士工作站”和宁波市“博士后创新基地”。本专业积极探索“科教协同”、“产学合作”的育人模式,将学科竞赛、科研训练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行业专家深度参与本专业人才培养过程,通过建设面向学生全天候开放的学生创新实验室、企业校内实训基地、开设学科竞赛选修课、举办大学生科技活动月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三年来,本专业超过50%以上的教师指导学生参加ACM程序设计、服务外包、机器人、大数据、软件设计等学科竞赛和科研项目,其中获得省级及以上奖励18项(其中国家级奖励40余项),科研项目立项28项。根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发布的相关调查数据(2017届为例),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9%,专业相关度高,就业薪资优势明显,毕业生满意度达91.27%,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
【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伦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与体系结构、数据库理论与技术、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导论、大数据开发基础等。
【就业方向】
面向IT领域(或行业,产业),从事软件设计与开发、数据库系统维护、系统运维、数字媒体设计与开发等方面工作,可胜任IT行业的软件设计师、网络工程师、多媒体应用设计师、数据库系统工程师,企事业单位信息技术支持工程师等岗位。
【培养目标】
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视野开阔,具备科学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具有责任感、担当精神和创新能力,胜任信息技术及相关产业领域各类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开发、应用、维护和管理工作,具备解决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具体培养目标如下:
目标1:能够分析确定工程项目的技术难点和关键环节,理解和把握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全流程,掌握产品设计开发的专业技术标准与规范;
目标2:能针对计算机应用系统设计问题提出专业的独立技术见解,能够审查、选择为完成工程任务所需的技术和方法,具有对前沿技术的洞察力,能够恰当导入新技术,开展设计、测试和应用创新;
目标3:自觉遵守道德规范标准和行业基本公约,在工程项目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能主动实施技术风险、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控制,自觉承担有关环境、健康、安全等社会责任;
目标4:具备在多文化多学科团队中主动承担责任、进行有效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具备工程项目技术管理能力,能够进行项目实施方案论证、计划管理、质量监控以及资源的有效配置;
目标5:具有国际视野,能把握所从事工程领域的特点,理解技术发展趋势,明确个人和组织的发展目标,自觉地扩展和更新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