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组建于2004年9月, 2005年9月挂牌,直属咸阳市人民政府领导。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等技能型、应用型、服务型人才,开展各种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学院所在地咸阳,是中国第一帝都、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工业城市、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地热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城市。
学院设有机电工程、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生化工程、旅游管理、经济管理、师范教育、艺术、建筑工程、医疗卫生等10个系部,开设数控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电机与电器、护理、建筑工程管理、电脑艺术设计、应用电子技术、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畜牧兽医、食品加工、园林技术、旅游管理、物业管理、物流管理等高中职专业50多个。在校学生8500多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760人,中、高以上职称28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6人,曾宪梓教育基金奖获得者3人,有突出贡献专家、学术带头人32人,市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育工作者62人,“双师型”教师51人。教师中有148人出版或主编、参编各种专著193部,182人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论文934篇。
学院拥有数控、焊接、生物、生化、护理、计算机等校内外实验、实训室(基地)111个,图书52万册。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牢固树立育人惠民的办学宗旨,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人才为目标”的办学思想,“立足咸阳、服务陕西、走向全国”的区域定位,“从严治院、从严治教、从严治学”的治院理念和 “质量立校、专家治校、人才强校、改革兴校”的治院方略,改革创新,奋发图强,全力创建陕西一流、全国知名高职院校。
学院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增强学生能力为核心,紧贴市场设专业,围绕能力抓教学,精选单位全就业,坚持建强工科专业、提升传统专业、办好新兴专业、打造特色专业的原则,树立质量立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思想,从严治院、从严治教、从严治学,倡导勤学苦练,厚德强能,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学生能力建设,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在95%以上。
学院建立了奖学、助学制度,实行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制度和学院特别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全日制在校学生免费办理医疗保险。
学院新校区位于咸阳市沣河新区阳光大道,紧邻西安,一期工程占地580亩,建筑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已全面开工建设,2009年6月整体搬入新校区。“十一五”期间,学院以建设千亩校园、万名学生为目标,奋力建成陕西一流、全国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
院系设置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共设有十个系:电子信息系、机电工程系、教育科学系、体育艺术系、生物科技系、生化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旅游管理系、医学系、建筑工程系。 各系所设专业如下:
电子信息系: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电子技术
机电工程系:数控技术电机与电器焊接技术及自动化
教育科学系:英语教育初等教育
艺术系:电脑艺术设计表演艺术
生物科技系:园林技术畜牧兽医生物技术及自动化
生化工程系:石油化工生产技术食品加工技术
经济管理系:物流管理物业管理
旅游管理系:旅游管理
医学系:护理
建筑工程系:建筑工程管理
学校领导
刘文理
刘文理,男,陕西淳化人。生于1953年8月,大学文化程度,高级政工师。1972年12月参加工作,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4年11月—1985年8月,先后任淳化县十里塬、胡家庙乡革委会副主任、党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党委书记;1985年8月—1986年11月,任中共淳化县委常委、财贸部部长;1986年12月—1987年8月任中共淳化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87年9月—1989年8月在中共陕西省委党校学习;1989年9月—1990年11月任中共礼泉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1990年12月—1994年12月任中共乾县县委副书记;1995年1月—1997年10月任咸阳市供销社主任(1993年9月—1995年12月参加中央党校学习);1997年11月—2002年12月任中共礼泉县委书记;2003年1月—2006年1月任咸阳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党组成员,办公室主任;2004年6月—2006年2月任咸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2006年2月—7月任咸阳市人民政府市长助理,咸阳职业技术学院临时党委书记。2006年7月任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刘聪博
刘聪博,男,陕西旬阳人。生于1961年3月,研究生学历,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政府督学。1977年3月参加工作,198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咸阳市第四次党代会代表,咸阳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委员。1984年7月—1997年11月,先后任中共安康地委办公室秘书科、综合科科员、副科级秘书、正科级秘书、综合科科长,中共安康地委政研室主任;1997年12月—2004年6月,任中共咸阳市委副秘书长,其中,2000年5月—2001年10月任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主任;2004年7月—2006年7月,任咸阳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2006年7月,任咸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1999年—2001年,连续3年被中共咸阳市委评为优秀公务员;2000年、2001年连续2年被中共咸阳市委、咸阳市人民政府评为全市目标管理先进个人;2003年2月13日被陕西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2002年3月、2004年3月两次被中共中央办公厅评为全国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著有报告文学《为了大地的丰收》(发表于1993年《当代陕西》创刊号,入选红旗出版社《来自改革开放第一线的报告》一书);调查报告《安康地区在改革开放中走出治穷致富之道》入选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改革开放辉煌成就十四年》一书;散文《笔架山记》(发表于2001年12月27日《人民日报》文艺副刊)。主编《咸阳概览》(2001年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参与编写《陕西百科全书》“安康地区”词条4万多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