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6月,为加强铁道兵团正规化、现代化建设,适应新中国铁路抢修、抢建的需要,中央军委批准组建一所铁道兵干部学校。
1950年9月1日,解放军铁道兵团干部学校在北京成立,即为石家庄铁道学院的前身。
1950年11月6日,迁驻河南洛阳。
1951年5月,中央军委批准选址石家庄,干校期间为建国初期和抗美援朝的铁路抢修培养学员3409名。
1954年4月,中央军委令更名为铁道兵学校,师级建制。开始培养铁道兵初、中级指挥员。
1958年4月,重庆军事交通学校并入。
1961年,更名为第一铁道兵学校,为建立学院在组织、师资、教材、设施等方面的筹备也已基本就绪。
1961年7月,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招收大学 本科学员,设桥梁、线隧、机械专业,开始为部队培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这一时期共毕业7797人。
1962年7月1日,经总参谋部批准更名为铁道兵学院,军级建制。设指挥系、工程系和军事交通系。学院成为一所培养指挥、技术、政治工作、军交干部的军队高等院校。
1970年3月,中央军委批复,铁道兵命令组建铁道兵学校,行使军级权限。1973年铁道工程专业招生。1975年招收部队高中毕业战士学员。
1976年1月,改称铁道兵技术学校。
1978年1月13日,更名为铁道兵工程学院,仍为军级建制。
1979年4月,经中央军委批准,教育部和总政治部在联合通知中,将铁道兵工程学院列入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属第一批录取院校,是全军十三所重点院校之一。
1983年7月8日,总后勤部通知学院军事交通系从8月1日起移交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后勤学校。该系于1984年迁至武汉。
1984年1月1日,遵照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随铁道兵并入铁道部,更名为石家庄铁道学院。
1990年起,与西南交大、北方交大等高校在“桥梁与隧道工程”、“工程机械”、“铁道工程”、“固体力学”、“断裂力学”等专业联合培养硕士生。
1993年,中专部从学院划出,成立石家庄铁路工程学校(现名: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1995年,成立石家庄铁道学院董事会,有铁道建筑总公司、铁路工程总公司等30家大型企业、科研院所参加。
1998年,申报机械设计与理论,道路与交通工程硕士点成功,开始有独立招收研究生资格。
2000年3月1 日,石家庄铁道学院调整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河北省管理为主”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河北省重点建设的骨干大学之一。
2001年,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通过建设部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是河北省首家通过此评估的高校。
2003年9月,教育部批准学院为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由教育部单独下达招生计划,学院负责培养,由西南交通大学负责授予学位。
2009年3月,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为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0年3月,经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评议决定,石家庄铁道学院现更名为全国唯一一所以“铁道”命名的高校——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1年10月,石家庄铁道大学入围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名单。
2013年1月,石家庄铁道大学顺利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验收。
2013年10月,石家庄铁道大学成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2014年9月,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设立。
2015年8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教育部联合印发了《共建石家庄铁道大学的意见》,共建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6年5月,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
2016年被河北省列为重点支持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2017年1月,获得2016年度中国铁道学会科技奖。
截至2018年6月,学校设有19个学院(系、部),25个研究所。
省级重点学科
序号
| 学科名称
| 批准年份
|
---|
1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2000 |
2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2005 |
3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2005 |
4 | 工程力学 | 2009 |
5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009 |
6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013 |
7 | 岩土工程 | 2013 |
8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2013 |
博士点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土木工程0814 | 岩土工程
|
结构工程
|
市政工程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0814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及控制
|
交通运输规划及管理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学术型硕士学位授权点
序号
| 学科、专业名称
| 培养单位
| 所属一级学科
| 批次
|
---|
1 | 岩土工程 | 土木工程学院 | 土木工程 | 2003年第九次审核 |
2 | 结构工程 | 2003年第九次审核 |
3 | 桥梁与隧道工程 | 2000年第八次审核 |
4 | 市政工程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5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6 |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 2003年第九次审核 |
7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交通运输工程 | 1997年第七次审核 |
8 |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机械工程学院 | 2000年第八次审核 |
9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交通运输学院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10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11 |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 工程力学系 | 力学 | 2010 |
12 | 流体力学 | 2010 |
13 | 结构力学 | 2003年第九次审核 |
14 | 工程力学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15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10 |
16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2010 |
17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2003年第九次审核 |
18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经济管理学院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2003年第九次审核 |
19 | 会计学 | 工商管理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20 | 企业管理学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21 | 旅游管理 | 2010 |
22 | 技术经济及管理 | 2010 |
23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机械工程学院 | 机械工程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24 | 机械电子工程 | 2003年第九次审核 |
25 | 机械设计及理论 | 1997年第七次审核 |
26 | 车辆工程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27 | 材料学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2003年第九次审核 |
28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2010 |
29 | 材料加工工程 | 2010 |
30 |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电气工程 | 2003年第九次审核 |
31 | 电机与电器 | 2010 |
32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2010 |
33 | 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2010 |
34 | 电工理论与新技术 | 2010 |
35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人文学院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36 | 思想政治教育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37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2010 |
38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2010 |
39 |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 2010 |
40 |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 2010 |
41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机械工程学院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42 | 应用数学 | 数理系 | 数学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43 | 安全技术及工程 | 大型结构 | 矿业工程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44 | 教育技术学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教育学 | 2005年第十次审核 |
展开
专业型硕士授权点
序号
| 专业学位类别
| 代码
| 培养领域
| 批准时间
| 开始招生年
| 所属单位
|
---|
1 | 工程硕士 | 085213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2005 | 2005 | 土木工程学院 |
2 | 工程硕士 | 085222 | 交通运输工程 | 2005 | 2005 | 交通运输学院 |
3 | 工程硕士 | 085201 | 机械工程 | 2006 | 2006 | 机械工程学院 |
4 | 工程硕士 | 085211 | 计算机技术 | 2009 | 2009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5 | 工程硕士 | 085224 | 安全工程 | 2009 | 2009 | 土木工程学院 |
6 | 工程硕士 | 085239 | 项目管理 | 2010 | 2010 | 经济管理学院 |
7 | 工程硕士 | 085207 | 电气工程 | 2010 | 2010 | 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
8 | 工程硕士 | 085204 | 材料工程 | 2010 | 2010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9 | 工程硕士 | 085236 | 工业工程 | 2010 | 2011 | 机械工程学院 |
10 | 工程硕士 | 085240 | 物流工程 | 2010 | 2011 | 经济管理学院 |
11 | 工商管理硕士 | 125100 | | 2010 | 2011 | 经济管理学院 |
历届领导
历任院长(校长)
| 历任书记(政委)
|
---|
刘震寰
| 崔田民
|
龙桂林
| 刘震寰
|
吴建初
| 李平
|
沈鸿林
| 李庆柳
|
王 敏
| 黎群
|
屈 张
| 王成林
|
崔中林
| 肖怀安
|
张守义
| 马树强
|
姜稚清
| 王岳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