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高质保障,诚信合作放心交易保障双方利益
手机微信号19373860960(佳诚)
客服QQ:775451228
手机版

首页 >> 证书样本
清华大学成人2004年成人毕业证样本
发布时间:2019-12-18 浏览:

  • 清华学校

1909年,游美学务处在北京设立,同时开始筹建附设肄业馆,总办周自齐,招考第一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梅贻琦等。1910年,招考第二批庚款直接留美生,录取竺可桢、赵元任等。1911年,游美肄业馆更名清华学堂,并首次开学,是由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

1912年,更名为清华学校,裁撤游美学务处;唐国安担任首任校长,周诒春为教务长,在校生约500人,教员30余人,以“培植全材,增进国力”为宗旨培养“领袖人才”。

1914年10月,美国建筑师墨菲与丹纳为学校指定校园规划,布置留美预备学校和综合大学。1916年至1920年,建成图书馆、体育馆、科学馆、大礼堂等早期建筑。

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城内十多所学校示威游行。清华学生组织演讲、会见公使、致电巴黎和会;9日,校内挂半旗,全体同学在体育馆举行“国耻纪念会”,并焚烧校内日货。

1924年5月,曹云祥成为正式校长,在任6年中,清华学术得到空前发展。

1925年春,成立国学研究院,聘请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等导师。从派遣留学逐步转为培养本国人才,始创四年制本科教育,分文、理、法三院。

  • 国立清华大学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掌控北京后,任命罗家伦为校长,易名“国立清华大学”,任职期间,罗家伦对学校组织结构大加整改,延请了蒋廷黻,张奚若、萧公权,冯友兰、张子高等几十位著名教授。

1929年4月,罗家伦因查出清华基金帐目亏空,要求改革,与清华大学董事会发生矛盾,提出辞职。

1930年5月20日,学生代表大会驱逐罗家伦校长,后阎锡山所任乔万选遭学生护校纠察队阻挡。

1931年,教育部所任校长吴南轩独揽大权、蔑视教授人格,携印入城,断绝学校资金并暗示武力解决,学生护校委员会和教授会迫使教育部将其撤职;10月14日,任命梅贻琦为校长,其在任17年中,对学校建设贡献巨大,确定了清华著名学府地位。

1932年,设工学院。1933年开始招考留美公费生。

  • 西南联合大学

1936年春,清华大学决定在湖南筹设分校。2月,梅贻琦与工学院院长顾毓琇等赴湖南,与湖南省主席何健商洽。何健对清华在湘设分校表示欢迎,并希望首先筹设农学院。清华大学为稳妥起见,表示拟先设农业研究所,然后逐步改为农学院。关于校址,原拟购圣经大学旧址,后因索价60万,清华无力承担,而由何健拨长沙岳麓山空地100余亩赠与清华作为建校之用,何健与梅贻琦代表双方签订了合作协议。

1936年冬,清华秘密运送一批图书、仪器到汉口,每批10列车,每车约40箱。这些设备、图书,成为以后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非常重要的教学设备,为保证联大正常的教学以及有限的科研,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迁长沙,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联合办学,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

1937年10月25日,临大开学,11月1日开始上课。临大综合了清华、北大、南开原有的院系设置,设4个学院17个学系。截止到11月20日,在校学生共有1452人,其中清华学生631人、北大学生342人、南开学生147人,新招学生114人、借读生218人;教职员共有148人,其中清华73人。

临大初期,清华计划利用原来在长沙岳麓山南为特种研究所修的建筑,做暂时驻扎的打算。但1937年底,南京沦陷,武汉危急,战火逼近长沙,长沙临时大学被迫再度迁校至昆明;正如西南联大校歌中吟唱的“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1938年2月,长沙临时大学第一学期结束后,师生启程奔赴云南昆明。由于战时内地交通困难,女同学和体弱男同学由粤汉铁路到广州经香港、越南入滇,一部分同学沿湘桂公路到桂林经柳州、南宁、越南入滇;还有男同学二百余人组织了湘黔滇旅行团,栉风沫雨,行程全程3200多里,其中徒步2600多里,历时68天,横穿湘黔滇三省,完成了世界教育史上罕见的一次“长征”。时年40多岁的教授闻一多不顾体弱,毅然参加步行团;由临大抵昆明入学的学生有993人,其中清华学生481人,清华教职员共达200多人。

1938年4月2日,教育部以命令转知:奉行政院命令,并经国防最高会议通过,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6月8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关防”到校,7月1日正式启用。校名中去掉“临时”二字,表明国民政府对日本侵华战争的严重性和长期性有了新的认识。

1946年,清华大学迁回清华园原址复校,设农学院。

建国初期

  • 清华大学

1949年后,校长梅贻琦等人随国民政府迁往台湾,后以新竹清华大学之名于台“复校”。清华归属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更名“清华大学”。

1949年1月10日,北平市军管会接管清华,5月4日,成立以叶企孙为主席的校务委员会,主持校务。7月,新政协筹委会征求国旗、国徽、国歌,次年6月,营建系主任梁思成召集组建清华大学国徽设计小组,设计方案最终被采用。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清华的文学院、理学院、法学院、农学院、航空等院系被迫割离该校而划归北京大学等校,同时吸收国内其他高校的工科院系,清华大学成为一所多科性的工科大学,重点为国家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1952年11月,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办学道路,在培养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工程技术和尖端科技人才方面成绩卓著;他提出“争取健康地为祖国工作五十年”口号,激励清华人至今。

1952年,清华着手进行“学习苏联先进教育经验”的教学改革,按计划培养技术人才,从学分制转为学年制,学制延长,建立教学大纲,翻译大量苏联教材,加强基础课,聘请苏联专家讲学。

1957年至1958年春的反右斗争中,清华571人被划右派。清华逐渐形成了“又红又专”和“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特色,从1953年起率先实行“政治辅导员”制度,让优秀学生党员“双肩挑”(专业学习和政治工作),延续至今。当时的清华被称为“红色工程师的摇篮”。

1958年后,开展教育领域“大跃进”,实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勤工俭学、教育支援农业,清华师生承担了密云水库、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等实践工作。

文革十年

文革时期,清华大学作为文革红卫兵运动的重要摇篮,始终处于漩涡中心,在此期间学校教学秩序受到严重破坏。

1966年12月19日,经“无产阶级司令部”授意,一统清华“文革”的井冈山兵团成立,蒯大富为第一把手。12月25日,5000多师生开展“反刘少奇、邓小平”游行,即“一二·二五大行动”。1967年4月10日,召开旨在揭露刘少奇的“批斗王光美万人大会”。

1967年4月14日,因对文革一系列重大问题存在分歧,井冈山兵团分裂为“兵团总部”(“团派”)和“四一四串联队”(“414派”或“四派”),矛盾日益激烈。5月29日晚,“414派”成立“清华大学井冈山四一四总部”,与“团派”正式对立。

1968年3月,“杨、余、傅事件”后,两派矛盾膨胀。4月23日至7月27日,两派之间爆发“百日大武斗”,动用棍棒、土枪、土炮、剧毒弓箭、地雷、手榴弹、半自动步枪、燃烧瓶、土坦克等,针对大礼堂、东区浴室楼、科学馆等进行抢占与争夺;致使18人死亡,1100多人受伤,30多人终身残疾。

1968年7月27日,中共中央派出工宣队进驻清华。“团派”袭击工宣队工人,导致5人被杀、731人受伤,震动北京城,史称“七二七事件”,直接导致毛泽东终止全国群众武斗。

1970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1975年,邓小平主持工作后,清华党委副书记刘冰等人写信给毛泽东,斥责清华一二把手迟群、谢静宜飞扬跋扈。这被毛泽东看做“文革”翻案,加以批评,后演变为“教育革命大辩论”。12月,演变为全国性“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数十万群众和机关干部前来清华“学习”、“参观”,教学工作瘫痪,贴出十万多份大字报。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16日,中共北京市委整顿学校。次年4月29日,刘达任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开始整顿领导班子、纠正冤假错案、改善教职工队伍结构,不久后取消革委会。

 

 

研究基金、海外技术许可与转让等灵活多样的合作模式,开展前瞻性、高水平的科研合作与交流。

折叠文化传统

  • 校徽

清华大学校徽是由三个同心圆构成的圆面,外环上下是英文校名,中环左右并列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两个词组,它们出自《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这两句话最先是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先生到清华演讲时勉励清华学子时提出的,而校徽的原型来自清华兵操营的军旗,其后又经历多次更改(详见扩展阅读中的清华校徽链接内容)。该校徽于2003年12月学校以“清华老校徽图案”申请注册教育服务类商标,并于2006年4月获批。

  • 校歌

1923年前后,清华大学公开征集校歌,最终采用了汪鸾翔先生用文言文写成的歌词,并由何林一夫人张慧珍(也做张慧真)女士谱曲。于1924年03月18日全体练习试唱,03月20日在大礼堂正式合唱,刊载于1924年03月27日《清华周刊》。为帮助学生理解,汪鸾翔于1925年秋在《清华周刊》上发表了《清华中文校歌之真义》,将校歌逐段作了解析。

歌词(汪鸾翔词 何林一夫人曲)


(一)

西山苍苍,东海茫茫,吾校庄严,巍然中央,

东西文化,荟萃一堂,大同爰跻,祖国以光。

莘莘学子来远方,莘莘学子来远方,

春风化雨乐未央,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自强,自强,行健不息须自强!

(二)

左图右史,邺架巍巍,致知穷理,学古探微,

新旧合冶,殊途同归,肴核仁义,闻道日肥。

服膺守善心无违,服膺守善心无违,

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光辉,光辉,学问笃实生光辉!

(三)

器识为先,文艺其从;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孰介绍是,吾校之功,同仁一视,泱泱大风。

水木清华众秀锺,水木清华众秀锺,

万悃如一矢以忠,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无穹,无穹,赫赫吾校名无穹。

  • 校庆

清华大学始于1911年04月26日由庚子赔款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但是,这一准确日期还是存在争议的,另外为尽量不影响教学秩序,于是学校定为每年四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为清华校庆日。

  • 校花

清华以紫荆和丁香为自己的校花,校旗亦为紫白两色组成,以紫色为主。紫色由红、蓝两色混合而成,红色是火焰,是中国的国色,蓝色是海水,是西土的象征,红蓝相融亦蕴含着中西文化的会通,亦是清华的历史与文化的特征。

  • 校训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1914年,梁启超先生到清华以“君子”为题做演讲,以儒家经典《周易》“乾”、“坤”二卦的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为中心内容激励清华学子发奋图强。此后,学校即以此八字尊为校训,制定校徽。1917年,修建大礼堂即以巨徽嵌于正额,以壮观瞻,同时期产生的校徽中也已有此八字。

  • 校风

行胜于言

该四字来源于1920级毕业纪念物——位于大礼堂前草坪南端的日晷上的铭言。

  • 学风

严谨、勤奋、求实、创新

  • 校友总会

清华校友总会的前身是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和清华同学会。 清华学校留美同学会是1913 年夏天发起成立,以振作校风,联络情谊为宗旨。在总会执行部下分为美国东部和中西部两支会,到1920年回国的同学逐渐增多,在国内设立上海支会、北京支会。编制同学录,联络会员,募集捐款,赞助该校,将校中情况时常报告诸同学等等。1927年由华北支会发起,募捐购屋于骑河楼39号,创办北京清华同学会会所。清华同学会总会于1933年10月29 日在北平骑河楼清华同学会会所成立。校长梅贻琦为会长兼总干事。总会以增进该校利益,联络会员友谊,提倡互助精神为宗旨。1934年01月01日,《清华同学会总会校友通讯》创刊,后改名为《清华校友通讯》。

  • 校名

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清华大学进入了一个历史的新纪元。1950年6月,毛泽东主席应清华师生的要求,欣然亲笔题写了校名“清华大学”。由毛主席题写的校名字样,如今已成为清华的一种特殊标志,极有代表性。毛主席亲笔题写的原件,保存在清华大学档案馆。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17年12月31日,清华大学设有20个学院,57个系,已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

2019年3月27日,清华大学决定成立天文系,英文名称Department of Astronomy,Tsinghua University,英文缩写DOA,纳入理学院。同时保留清华大学天体物理中心(虚体),挂靠天文系。

学科建设

  • 重点学科

截止2017年,清华大学拥有2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居全国首位;此外,学校还拥有1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加上一级重点学科所涵盖的二级学科,共计115个国家级重点学科。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数学

物理学

生物学

力学

机械工程

光学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药学

建筑学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土木工程

水利工程

化学工程与技术

核科学与技术

生物医学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材料科学与工程

二级国家重点学科

麻醉学

肿瘤学

妇产科学

内科学

外科学(骨外胸心外)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免疫学

环境工程

精密仪器及机械

分析化学

专门史

设计艺术学

数量经济学

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

科学技术与社会

信息艺术设计

生物信息学

Copyright ©2010-2020    给力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