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学校分为学院路校区和沙河校区,占地3000亩,总建筑面积170余万平方米。建校以来,北航一直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全国第一批16所重点高校之一,也是80年代恢复学位制度后全国第一批设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首批进入“211工程”,2001年进入“985工程”,2013年入选首批“2011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
近年来,学校围绕“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事业蓝图,坚持国家战略立本、一流学科立根、科技创新立功、人才培养立德、卓越师资立校、优秀文化立魂,全面贯彻大学章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综合办学能力、内在凝聚力、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跻身国内高水平大学的第一方阵,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学校学科繁荣,特色鲜明。现有30个学院,涵盖工、理、管、文、法、经、哲、教育、医和艺术10个学科门类。有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并列全国高校第7名),2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8个国防特色重点学科,排名全国前十名的学科共13个。有61个本科专业,2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突出学科龙头地位,构建“优势工科、扎实理科、精品文科”的学科发展生态,基本形成空天信融合互动、理工文综合交叉的学科协调发展体系。在航空、航天、动力、信息、材料、仪器、制造、管理等学科领域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形成了航空航天与信息技术两大优势学科群,国防科技主干学科达到国内一流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化学五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具备了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基础。
学校名师荟萃,人杰地灵。在职教职工3833人,其中专任教师2387人,教授、副教授172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比例为78.0%。凝聚了以22位两院院士、24位中组部“千人计划”入选者、31位“973”计划首席科学家、52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教授、40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为代表的高层次人才,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2人,涌现出众多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领域专家和型号总师,以及一大批年轻有为、造诣精深的专家学者。
学校精育良才,立德树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9951人,其中本科生15466人,硕士研究生9113人,博士研究生4305人,在校攻读学位的外国留学生1067人。学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全面落实人才培养“长城行动计划”,着力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卓越工程师”“试点学院”等国家改革计划,弘扬“爱祖国、爱航空、爱航天、爱北航”的大爱精神,逐步形成了“科学基础、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国际视野”协调发展的领军领导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推动本科生“导师制、个性化、小班化、国际化”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以书院制为载体开展博雅教育,打造了高等工程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华罗庚数学班、知行文科实验班等四个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发布《本科人才培养综合改革纲要》,实施基于完全学分制的新版培养方案,实施教学名师工程,完善书院制教育模式,全面推广“梦拓”计划,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三全”模式。研究生教育树立“重基础、强交叉、拓视野、推创新”的理念,实施“本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发布《研究生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纲要》,构建研究生综合创新教学与科技创新实践平台,与高水平科研院所联办大飞机班、发动机班等项目,2011年获批成为全国首批工程博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单位。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教学团队5个、特色专业建设点13个和精品课程21门,“英才培养、质量为本、学科交叉、科教互动”的教育格局基本形成。人才培养硕果累累,涌现出了以“北航1号”、“北航2号”和“北航3号”探空火箭为代表的一大批学生科技创新作品,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成果署名学生达58名,学生团队“Unicorn无人直升机系统”,获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冠军。历史悠久的北航“冯如杯”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已连续举办22届,吸引了3万余名学生开展创新研究,在创造和应用知识中提高创新能力。学校持续保持全国高校唯一连续14届获“挑战杯”“优胜杯”的记录。春华秋实,芬芳桃李满天下。建校60余载,北航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学术精英、兴业人才和治国栋梁,为国家机关、国防系统、国家主流行业和骨干单位输送了15万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连年超过98%,被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近6年北航有14名校友当选为院士。
学校服务国家,锐意创新。学校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先导,强化基础性、前瞻性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关键瓶颈技术汇聚、与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打造顶级创新平台和一流科研团队,科研总量不断扩大,科研经费人均位居全国高校第一。2006年,获批筹建航空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成为学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学的重要标志。学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构建“国家实验室、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三位一体的科研格局。现有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5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1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6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强化协同创新,积极搭建国家级创新平台,组建大团队,承担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建校60余年来,北航创造了40多项国内第一的科研成果,在尖端技术研究领域始终居于国内高校前列,研制发射(试飞)成功的多种型号飞行器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如中国第一架轻型旅客机“北京一号”、亚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号”、中国第一架无人驾驶飞机“北京五号”、“蜜蜂”系列飞机、共轴式双旋翼无人驾驶直升机等。近年来,学校持续强化服务国家战略能力,在航空动力、关键原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瓶颈领域的研究取得突破,多项标志性成果直接应用于国防建设。研制成功我国首个新型临近空间飞艇。学校牵头设计研制的某型无人机定型并执行重要任务,在纪念抗战胜利 70 周年阅兵中位居无人机方队阵首。“十五”以来,北航共获国家三大科技奖励60余项,其中,近10年获得9项国家级科技奖励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创造了一所大学连续获国家最高等级科技奖的记录,被社会誉为科技创新的“北航模式”。学校学术论文数量和质量协同增长,实现了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发表文章的突破。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与地方政府、航空航天骨干企业及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战略联盟。联合中国工程院成立中国航空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打造我国航空工程科技领域首个国家级智库。围绕空天信特色优势领域,通过与行业企业、大型企业集团的深度合作、全面协同,强力推动“先进工业合作伙伴计划”。“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国家“2011计划”首批14个协同创新中心之一。全面融入首都全国科技中心建设,获批2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北航科技园被评为A类优秀国家大学科技园;推动建设以深圳、广州研究院等为核心的南方基地,把科研优势和创新能力成功转化为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面向国际,开放交融。通过实施“UPS国际化发展战略”,构建北航国际交流合作网络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有力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学校设立外事自主审批权。学校深入开展“全球合作推进工程”“远航计划”等,积极开展与欧洲、北美、日本、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著名高校的学生交换和学位互授、联授。先后与国外近200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机构和知名跨国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创设了“中德软件联合研究所”“中英空间科学与技术联合实验室”“中法材料联合实验室”和“法国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国际合作平台。加入了国际宇航联合会、“中欧精英大学联盟”、“中国西班牙大学联盟”、“中俄工科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和学术组织。北航中法工程师学院成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成功典范。留学生规模、生源与教育水平取得突破,居全国高校前列。2014年,习近平主席见证了北航与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学校文化育人,传承创新。学校始终把大学文化作为促进发展、凝聚师生的精神纽带,突出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涵与体系,突出以育人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交流,突出跨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及能力提升,实施“文化培育工程”和“文化校园建设计划”,形成了传统承续品牌、典型引路品牌、文化景观品牌和人文滋养品牌。成立了文化与艺术传播研究院,打造了包括航空航天博物馆、艺术馆、校史馆、科技创新馆、音乐厅在内的“四馆一厅”文化阵地,探索“多种模式、联动协作、资源互补、形成合力”的文化建设体制机制。注重大学精神和治学文化内核审美化、景观化,提升两校区校园艺境品位,形成了“文化景观”品牌。搭建高端文化传播平台,形成了“人文滋养”品牌。感动北航、我爱我师、北航大讲堂、驻校艺术家/作家计划、音乐剧《罗阳》、学生艺术团演出季等经典活动,异彩纷呈的大学生社团组织,塑造了高雅的校园文化风尚和师生创造性文化生活典范,在全国高校独树一帜。“十二五”期间,学校先后获全国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文化育人特色展示项目1项。
云空高远启征程,星光璀璨映华章。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遵循“尚德务实、求真拓新”的办学理念,践行“德才兼备、知行合一”的校训,以更宽广的视野谋篇布局、更扎实的行动继往开来,大力推进空天信融合、产学研结合、理工文综合,实现培育创新人才、引育高端人才、引领科技发展和拓展国际合作的新突破,同心同德、锐意创新,加快空天信融合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步伐,努力铸就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