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教育服务中心移动版

首页 >> 学院资料 >> 安徽学校毕业证样本

安徽医科大学毕业证样本


安徽医科大学治疗白血病研究成果表明国内CAR-T治疗技术媲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

 安徽医科大学2013 拷贝.jpg

 

 近日,我校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翟志敏教授团队关于“CAR-T治疗白血病”临床研究成果的论文在国际学术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研究表明,国内CAR-T治疗技术完全可以媲美欧美发达国家水平,并首次报告了骨髓外侵犯和高抑制性T细胞(Tregs)是影响CAR-T治疗疗效的独立不良因素。

    该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支持下,经过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在国际临床试验机构(clinicaltrials.gov, U.S.NIH)注册后,开展的一项关于采用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19 CAR-T)治疗复发难治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r/r B-ALL)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项目由翟志敏教授负责,其研究团队与南京医科大学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抗体技术重点实验室及相关企业密切合作。翟志敏研究团队曾获2019年“安徽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资助。

    翟志敏团队从72名有意向接受CAR-T细胞治疗的患者中,筛选出51例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患者。其中47名3岁到72岁的患者顺利获得CD19 CAR-T细胞输注及疗效评价。在目前国内外关于CD19 CAR-T细胞治疗的临床研究报告中,该研究纳入的病例数多,患者年龄跨度最大,伴有髓外病变患者的比例也最高,因此研究风险和难度大大增加。

    经过近5年对入组患者的精心治疗、观察随访和系统分析,结果显示,总缓解率为81%,1年的总生存率(OS)和无复发生存率(RFS)分别为53.0%和45.0%,这一结果与欧美其他医疗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相似。关键是4级以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仅6.4%,而欧美国家报道一般在30%左右。这提示国内自主设计制造的CD19 CAR-T细胞不仅疗效肯定,且治疗过程更安全。

    论文进一步探讨了患者因素对CAR-T治疗的影响,在国际上首次报告骨髓外侵犯和高抑制性T细胞(Tregs)是影响CAR-T治疗疗效的独立不良因素。这些研究数据和成果对今后进一步提升CAR-T细胞质量、优化治疗模式、推进CAR-T治疗在国内向临床应用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靶向免疫细胞”治疗恶性肿瘤是近5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治疗方式,也被称为“活药”。其中,CD19 CAR-T细胞作为全球首个基因编辑的抗癌新药于2017年8月在美国获批上市,用于临床治疗儿童和青少年复发难治急性白血病,此项技术为遏制肿瘤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且应用前景广泛。目前,科学家正不断创新、完善和优化各具特色的靶向免疫细胞产品,并积极在临床验证、推广。翟志敏教授表示,今后将竭力为血液肿瘤患者提供最新、最合理的治疗手段。

 近日,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我校6门课程获批立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包括线上一流本科课程1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1门、线下一流本科课程2门和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2门。连同2018年度获批的2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学校共有8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标志着学校在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方面取得了优秀成果。

    近年来,我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讲义》,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教育部“双万计划”的战略部署,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个育人主战场,大力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改革和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先后出台《安徽医科大学振兴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行动计划》《安徽医科大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安徽医科大学课程思政及专业思政建设方案》,持续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加大课程建设投入,丰富优质课程资源,形成价值引领、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有机融合的课程建设新局面。

    学校将继续坚持以课程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一流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一流本科课程管理、评价和激励机制,引导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理念创新、内容创新,不断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课程建设质量和使用效益不断提高,着力打造更多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金课”,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稳步提升。

    据悉,教育部于2019年10月正式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目标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共计5118门,包括1875门线上一流课程、728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463门线下一流课程、868门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184门社会实践一流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