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教育服务中心移动版

首页 >> 学院资料 >> 上海学校毕业证样本

同济大学毕业证样本展示


同济大学2018 拷贝.jpg

 

7月20日,由中国中车承担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在青岛成功下线,这是世界首套设计时速达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标志着我国掌握了高速磁浮成套技术和工程化能力。它的成功研制,对于打造我国高端装备产业新引擎,形成轨道交通领跑新优势,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加快构建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科技强国”“交通强国”战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一世界轨道交通领域的尖端科技成果中,也凝聚着同济人的智慧。

速磁浮交通技术具有高效快捷、安全可靠、运能强大、编组灵活、准点舒适、维护便利、绿色环保等技术优势。早在2002年,科技部筹建了国家磁浮交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磁浮中心”),支持世界上首条商业运营的时速430公里的高速磁浮线——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的建设和运营。迄今为止,该示范线已安全运营6732天,安全运营2130万公里,正点率99.86%(截至2021年6月6日数据),充分展示了常导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的优越性。
此次下线的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系统是在科技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轨道交通重点专项课题支持下,由中国中车组织,中车四方股份公司牵头,围绕工程化产业化,攻克关键核心技术,系统解决了速度提升、复杂环境适应性、核心系统国产化等难题,实现了系统集成、车辆、牵引供电、运控通信、线路轨道等成套工程化技术的重大突破。其中,同济大学承担了“高速磁浮交通系统关键技术仿真验证与优化设计研究”“高速磁浮交通系统运行环境与影响因素分析及系统服役性能与环境可靠性关键技术”“复杂环境下列车-轨道-隧道多元耦合与控制”三个高速磁浮研究课题,在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系统集成调试与试验、运行控制的中央控制子系统、道岔设计及道岔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助力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研究。
位于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高速磁浮试验线是目前世界唯一一条1.5公里长的常导长定子磁浮交通系统综合试验线,可为高速磁浮交通技术的研发、系统集成、软件调试、部件性能考核与改进提供试验条件。2020年1月14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样车运抵同济大学高速磁浮试验线。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济大学配合开展了高速磁浮样车的动车测试并对其相关功能进行验证,参与了系统集成调试与试验。2020年6月21日,试验样车在试验线上成功试跑,标志着我国高速磁浮研发取得重要新突破;2020年11月16日,在完成所有测试内容后,试验样车运离同济大学。

这一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统中,世界上第一组时速600公里的道岔由同济大学与中铁宝桥联合研制完成。其中,同济大学负责了道岔的总体设计、道岔控制系统软硬件研制等核心任务。同济大学道岔项目组发挥在道岔研制领域近20年技术积累的优势,在工期短、任务重、技术指标要求高的情况下,克服障碍、积极创新,采用新技术新手段,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比如,为了节约道岔控制系统的现场调试时间和成本,利用基于“数字孪生”的虚拟环境,以模拟和优化道岔的控制过程等。

该时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系统创新建立了适应长大干线自动追踪运行的高速磁浮运控系统。其中,同济大学参与了运控总体方案及部分关键设备与技术的设计咨询,承担了运控系统中核心的中央运控子系统的设计与制造。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运控中央子系统,是根据常导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特点和上海高速磁浮示范线的运行经验,按长大干线的设计要求,结合我国高铁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成功经验开发研制的,拥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
                                    
此外,“600公里时速高速磁浮车-轨-隧多元耦合和控制课题”前瞻性地攻克了未来长大干线工程化应用中面临的车-轨-隧多元耦合难题,其研究成果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车隧系统设计与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同济大学磁浮中心自牵头组织“十五”863高速磁浮重大专项开始,历经4个“五年计划”,持续开展磁浮交通技术的国产化和创新研究。磁浮中心负责人表示,在高速磁浮领域自主创新方面20年的坚持和深耕,为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系统研发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贡献了同济人的力量。未来,磁浮中心将继续聚焦国家战略,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发挥同济大交通学科优势,形成磁浮领域关键技术自主研发与试验能力,并带动磁浮专业人才培养,打造“同济磁浮”品牌,为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实现我国轨道交通技术持续领跑贡献同济人的智慧和力量。

由上海国际汽车城、同济大学、上海清能、上海舜华新能源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离网氢能应用展示馆在位于汽车城核心区域的汽车博览公园内落地,填补了国内氢能源应用于建筑领域的空白。该项目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专家成果展示与转化中心的落地项目之一,旨在贯彻绿色低碳的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助力氢能在更多领域、更丰富的场景中实现创新应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原副校长吴志强通过视频致辞。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钢,上海国际汽车城(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工会主席管清平,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苏运升,同济大学先进土木工程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王俊颜,上海清能合睿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弛,上海舜华新能源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顶云,共同为氢能应用展示馆揭牌。


氢能是一种来源广泛、清洁无碳、灵活高效、应用场景丰富的二次能源,是替代化石能源,实现交通运输、工业和建筑等领域大规模深度脱碳的最佳选择,在国家“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氢能产业已成为我国能源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氢能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2021年,氢能被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未来产业布局。
由吴志强院士领衔的科研方向多年来引领了大量新能源城市的研究,积累了多项氢能应用于建筑领域的师生专利成果。在今年的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本科生集结了若干个该领域专利第一发明人,组成创业团队,推出了氢能建筑功能模块和气膜智造组合的新型氢能离网建筑产品。经过反复论证和实地查勘,这项前瞻技术应用在汽车城正式落地,为推动氢能应用创造了新的场景。而氢能应用展示馆主体所使用的“像生命体一样会呼吸”的气膜建筑创意来自苏运升博士主创设计的(气膜版)“火眼”实验室,大大降低了传统建筑的建设能耗。
吴志强院士表示,氢能源离网建筑原型为推动氢燃料电池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创造了新的场景。同济大学将与上海国际汽车城共同努力,共同推动氢能源事业加速发展。
氢能应用展示馆项目分为一期和二期工程,将集成多项领先的氢能技术和产品。此次建成的实验建筑原型是氢能应用展示馆的一期工程,由一个内置氢燃料电池的纯白色集装箱模块和一个底部铺满了蓝白海洋球的白色充气膜结构空间组成,整个建筑由一个外置氢气集装格提供能源。科研团队将基于这个实验原型,进一步实验新能源燃料电池热回收装置,不断迭代通过热电联供进一步提升氢能源建筑的能源使用效率。这一模式既便于运输,面向应急文旅展会场景,可以输出到全球,甚至可作为面向月球或者火星建造的一种实验研究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