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力教育服务中心移动版

首页 >> 证书样本

廊坊师范学院毕业证样本文学院开展生态自然保护区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http://www.lxjyflxxw.com/_backup/_upload/d198fcdcaa0f5e2df77388ec06efa5be.jpeg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全国各地各类开发建设项目涌现,一些开发建设项目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要求发生矛盾。作为学校此次实践活动唯一的省级小分队,文学院“守护者”实践小分队走进木兰围场自然保护区,7月14日到7月24日,展开了为期十天关于生态自然保护区对环境影响的调研。

“守护者”实践小分队前往御道口草原森林、塞罕坝森林,实地查看了草原、森林和湖泊的保护现状;前往机械林场,了解森林生长和覆盖情况;前往七星湖和小滦河湿地,考察河柳林、细鳞鲑的保护状况以及各种工程建设对当地环境的影响。调研期间,小分队分发了有关木兰围场环境保护的调查问卷两百余份,木兰围场环境保护宣传册两百余份,并义务向前来森林和湿地的游客进行了湿地森林环保知识的宣传。7月23日,“守护者”实践小分队参观了塞罕坝展览馆,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生动地展示了林场建设者们战天斗地、造林不止的艰辛历程。小分队采访了塞罕坝林场总场主任赵云国关于塞罕坝精神的见解。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深情,通过实地走访,小分队深入学习、切实领会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这一精神应该注入每一个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坚持不忘初心,艰苦奋斗,以塞罕坝精神激励自己奋发有为,不断掀起干事创业、狠抓落实的热潮,撸起袖子加油干。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为保护河北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廊坊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城市--河北省廊坊市。其前身为1946年建立的安次县立简易师范学校,1956年改为河北廊坊师范学校,1964年升为河北廊坊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廊坊师范专科学校、廊坊市教育学院、廊坊师范学校合并,成立廊坊师范学院。2004年12月,经河北省政府批准与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廊坊师范学院。
学校分廊坊、固安两个校区办学,占地2000亩,建筑面积45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24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9亿元,馆藏文献140万册,电子图书113万册。学校设有15个二级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14个党政部门和4个教辅单位,形成了普通本(专)科教育、高职教育、继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式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教育学、法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门类。2016年,被确立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生18400名,教职员工1399名,其中专任教师937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390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及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784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和突出贡献专家2人,“三三三人才” 20人,国家级优秀教师1名,省级优秀教师5名,省级教学名师 1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
学校办学实力逐步增强,打造了教师教育为主体的办学特色。现开设本、专科专业90个。拥有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教育创新高地、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4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作为“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连续多年承担“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和省、市级培训项目。学校秉承“为人、为学、为师”的师范文化传统,弘扬“厚德博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精心培育大学文化。近年来,先后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被中央精神文明办、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先进社区”,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群众体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现建有25个科研机构,主办5种学术期刊。《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语文教学之友》为河北省十佳期刊。2010年以来,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含平台类项目),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6项,省部级项目199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19项,各类专利授权77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600余篇,专著、译著和教材近130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合作水平不断加强。与英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日本、瑞典、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美国利兹马克瑞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桑德兰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10多所海外院校在教学、学生交流、学分互认、教师培养、合作科研等领域开展了广泛合作。学校积极组织本专科学生赴国外学习或文化交流,现有50名留学生;近三年推荐汉语教师志愿者、公派汉语教师赴国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任教79人次,接收国外教师任教28人。
新的历史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区域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发展需求为办学使命,适应高科技网络信息化时代和“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发展趋势,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非师范教育为两翼,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校教育与京津冀协调发展对接、融合,推进大学文化辐射地方文明建设,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多学科、多层次、开放式、有特色的高水平应用型师范大学。